德國推出“工業4.0”戰略后,其它制造業大國也不甘落后,法國祭出“新工業計劃”,英國制定了“制造2050”戰略,日本發布“制造業競爭策略”。一心要完成制造業轉型升級的中國政府也推出“中國制造2025”
韓國機器人起步于20世紀80年代,隨著韓國汽車、電子、船舶等產業壯大而迅速發展。目前韓國是全球機器人密度最大的國家,并且主要以韓國品牌為主。韓國在自主品牌推廣應用及國家產業政策導向方面的經驗值得我們借鑒。
李群自動化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石金博表示:本屆工博會,除了帶來最新機器人產品之外,他們還希望通過機器人的智能化應用把李群機器人的這種智能性展現給觀眾,所以他們在很多的DAIBO里都體現了機器人這種快速響應快速反應的特性。
上世紀七十年代,信息技術和新能源領域的創新引領了第三次工業革命。李克強在4日的國務院常務會上說,在機械化、電氣化和信息化的三次工業革命后,中國正在迎來一場信息網絡化的“新工業革命”。
正在上海舉行的2015中國國際工業博覽會,再一次成為各路機器人爭相亮相的秀常包括機器人、秦川機床、新時達、埃斯頓等多家A股上市公司的參與,給這一秀場增添了別樣光彩。
在日前上海國家會計學院舉辦的“管理會計與中國制造2025”論壇上,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副所長黃速建表示,實施中國制造2025的根本目的,是為應對第三次工業革命對中國制造業的沖擊,本質要求是要通過創新、提高效率來提高中國的經濟增長。
11月4日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上,李克強總理以考察活動中的幾個故事舉例再次強調,要推動“互聯網+雙創+中國制造2025”。
“2015中國國際工業博覽會”于11月3日-7日首度在上海虹橋國家會展中心隆重開幕。時隔兩屆工博會,工業自動化控制領域的領軍企業——匯川技術攜多元創新產品與方案載譽歸來。
從今天展出企業的陣容、展品種類以及觀眾人數來看,今年的工博會比去年要大的多,會上先進技術的展示充份體現了中國制造2025戰略方針,智能制造是中國制造未來主攻的方向,工業自動化、機器人將大有可為。
曲道奎稱,“機器人”的名稱在使用上有些“泛濫”的趨勢,而很多不具智能的機械裝置都被稱為“機器人”。這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機器人產業”的魚龍混雜,也在表明該產業水平從低劣到高端的發展不均衡。
在中共十八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中,明確堅持創新發展,實施一批國家重大科技項目,組建一批國家實驗室,提出并牽頭組織國際大科學計劃和大科學工程。
在中共十八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中,明確堅持創新發展,實施一批國家重大科技項目,組建一批國家實驗室,提出并牽頭組織國際大科學計劃和大科學工程。
目前,道爾公司有4臺工業機器人在生產線上工作,一臺工業機器人能承擔15位工人的工作量。機器人適用多個工種,運行可靠,精確度高,成為生產線上不可或缺的現代“工匠”。
目前,道爾公司有4臺工業機器人在生產線上工作,一臺工業機器人能承擔15位工人的工作量。機器人適用多個工種,運行可靠,精確度高,成為生產線上不可或缺的現代“工匠”。
兩家公司已經合作數年,共同以變革的視野來應對機器人與生產線的集成,OEM與終端用戶的利益得益于這些優秀的同步以及系統融合的高速響應能力。
兩家公司已經合作數年,共同以變革的視野來應對機器人與生產線的集成,OEM與終端用戶的利益得益于這些優秀的同步以及系統融合的高速響應能力。
《中國制造2025》提出“十二五”期間,中國高端裝備制造主要從基礎零部件和關鍵元器件,也就是從強基工程等方面來加大技術改造,而在“十三五”期間,則將焦點集中在十大類高端裝備方面。
《中國制造2025》提出“十二五”期間,中國高端裝備制造主要從基礎零部件和關鍵元器件,也就是從強基工程等方面來加大技術改造,而在“十三五”期間,則將焦點集中在十大類高端裝備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