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英晶片所以能做振蕩電路(諧振)是基于它的壓電效應,從物理學中知道,若在晶片的兩個極板間加一電場,會使晶體產生機械變形;反之,若在極板間施加機械力,對應的方向上產生電場,這種現象稱為壓電效應。這些規格包括諧振頻率、諧振模式、負載電容、串聯電阻、保持電容、運動電感和電容、溫度校準和驅動電平。
技術認證和持續教育是提高技術水平和確保公司和員工未來不可或缺的措施。海德漢集團在全球的許多代表處提供當地語言的培訓課程,培訓提供的技術知識實用、高效和符合客戶所需。技術培訓課程不只在德國總部提供。
到2035年,制造業綠色發展內生動力顯著增強,碳排放達峰后穩中有降,碳中和能力穩步提升,在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綠色低碳競爭優勢凸顯,綠色發展成為新型工業化的普遍形態。
4 月 18 日消息,工業和信息化部新聞發言人、總工程師趙志國 18 日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介紹,下一步,工信部將圍繞高質量發展這個首要任務,進一步鞏固提升信息通信業競爭優勢和領先地位。
在人工智能和機器人技術的飛速發展下,人形機器人正逐漸從科幻小說走向現實生活。2024年4月27日,北京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在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發布了一款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人形機器人——“天工”。這款全尺寸人形機器人以其純電力驅動和擬人奔跑的能力,在全球科技領域引起了廣泛關注。
工業和信息化部有關負責人表示,新產業是指應用新技術發展壯大的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標準化在推進新產業發展中發揮著基礎性、引領性作用。方案以推動新興產業創新發展和搶抓未來產業發展先機為目標,聚焦新一代信息技術、新能源、新材料等8大新興產業。
在傳統的自動化領域,如汽車工業設備、包裝設備、印刷設備等,帶鎖定功能的機械開關使用非常廣泛。其根本原因在于機器內部運動部件的移動速度較快、停車慣性較大,一旦對人員造成傷害則會比較嚴重。
隨著管理系統變得更加復雜以及智能樓宇設備、應用程序和解決方案提供商的數量激增,選擇合適的樓宇自動化基礎對于企業主最大化技術投資收益變得至關重要。
近期制造業投資的演變令人費解。制造業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前幾年一路下滑,到2016年中期穩步回暖,但去年2季度之后又逐步回落,不料到12月份一改前期的下滑態勢,絕地反彈。2017前11個月制造業固定資產投資增速累計只有4.1%,但全年增長4.8%(比2016年全年4.2%有所提升),也就是最后一個月急劇上升(圖1),民間投資的反彈成為制造業投資反彈的主要功臣。這種情況下,市場對制造業的前景莫衷一是,有
最近,我國工業互聯網的熱潮涌動,各種工業互聯網平臺和工業APP如雨后春筍般冒了出來。近幾年制造業熱潮迭起,從3D打印到機器人,從工業4.0到智能制造,從“機器換人”到“工業云”,讓人目不暇接,理解不透。
由紫光集團打造的蘇州首個智能制造工業互聯網平臺體驗中心——紫光工業云體驗中心宣布正式啟動,全面展現紫光工業互聯網平臺在智能制造領域的創新與實踐。
不久前,來自韓國電信、愛立信、富士通、華為、Orange、諾基亞、三星、韓國電子和電信研究協會(ETRI)、KDDI、NEC、突尼斯電信、Telkom、TraceMedia、日本電信技術委員會(TTC)、日本情報通信研究機構(NICT)的高管們進行了廣泛的討論,論點聚焦機器學習以及人工智能(AI)如何助力智慧5G網絡。
近日,中國證券報記者從權威人士處獲悉,工信部正在制定2018年工業互聯網專項,將重點支持工業互聯網三大體系建設,包括網絡體系、平臺體系、安全體系。
工業互聯網前景廣闊,更是制造業的重要基石。但是我國的工業互聯網發展和發達國家對比還存在較大的差距。因此,一批企業從根本出發,以海爾集團為例,將開啟“中國模式”的工業互聯網發展。
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苗圩1月30日在國新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2017年,我國工業運行實現穩中有進、穩中向好、好于預期,信息通信業也保持快速發展,對經濟增長的支撐作用不斷增強。
近日消息,鴻海股東大會批準通過了富士康工業互聯網股份有限公司申請在中國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的計劃。此次上市計劃可推動集團加速轉型成為大數據導向、AI分析驅動以及機器人運作為基礎的工業互聯網企業。
隨著傳統制造企業正在加快智能制造轉型的進程,工業互聯網迅速在全世界范圍內興起。在工業互聯網的技術構架中,通過各類通訊方式接入不同設備、系統和產品,來采集海量數據是其重要的一環。
近幾年,隨著智能制造戰略的持續推進,中國制造企業開始重視對底層工業自動化系統的改造與升級,由此引發了是否有必要采用工業以太網替代現場總線技術的問題討論。目前較為普遍的觀點認為,隨著智能工廠的應用實踐的深入以及IT與OT的逐漸融合,打通上層業務管理系統與下層生產控制系統之間的數據交互是大勢所趨,這種內在的驅動力正在推動控制層和管理層構建統一的網絡通信標準,使得工業以太網正在成為現場總線技術的重要替代
近幾年,隨著智能制造戰略的持續推進,中國制造企業開始重視對底層工業自動化系統的改造與升級,由此引發了是否有必要采用工業以太網替代現場總線技術的問題討論。目前較為普遍的觀點認為,隨著智能工廠的應用實踐的深入以及IT與OT的逐漸融合,打通上層業務管理系統與下層生產控制系統之間的數據交互是大勢所趨,這種內在的驅動力正在推動控制層和管理層構建統一的網絡通信標準,使得工業以太網正在成為現場總線技術的重要替代
由中國機械工程學會、河南省工業經濟聯合會、海名國際會展集團主辦,鄭州海名匯博會展策劃有限公司承辦的2018第14屆鄭州工業自動化展,將于2018年6月1-3日在鄭州國際會展中心隆重舉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