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松機器人董事長曲道奎在“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中國制造業”的主旨論壇上談到中國制造業短板時提到,我們在一些工業機器人的核心部件還是有差距,像我們的電機、驅動,包括減速器等等。
西門子以“數字化雙胞胎”(Digital Twin)為核心的數字化企業解決方案入選2017“世界智能制造十大科技進展”。
西門子以“數字化雙胞胎”(Digital Twin)為核心的數字化企業解決方案入選2017“世界智能制造十大科技進展”。
能“聽懂人話”的導診機器護士、會多國語言的會場服務助手、智能避讓障礙的包裹配送員……不久前閉幕的世界互聯網大會上,形態各異的機器人“吸足眼球”。從無人車間從事自動組裝的機械臂,到可以用語音、手勢控制的家用機器人,國產機器人日漸從工廠走進千家萬戶。
能“聽懂人話”的導診機器護士、會多國語言的會場服務助手、智能避讓障礙的包裹配送員……不久前閉幕的世界互聯網大會上,形態各異的機器人“吸足眼球”。從無人車間從事自動組裝的機械臂,到可以用語音、手勢控制的家用機器人,國產機器人日漸從工廠走進千家萬戶。
根據市場研究機構Qyresearch近日發布的《全球及中國3C智能機器人行業發展現狀研究與市場前景預測報告(2017-2022年)》顯示,2012年和2016年機器人產量分別為39666臺和110492臺。預計在2017-2022年,全球3C智能機器人市場規模將從142152臺增長到438696臺。
根據市場研究機構Qyresearch近日發布的《全球及中國3C智能機器人行業發展現狀研究與市場前景預測報告(2017-2022年)》顯示,2012年和2016年機器人產量分別為39666臺和110492臺。預計在2017-2022年,全球3C智能機器人市場規模將從142152臺增長到438696臺。
作為全球領先的智能化解決方案提供商之一KUKA攜其在智能制造領域的卓越成果精彩亮相,在4號館02展臺,靈敏度極高的KUKA LBR iiwa機器人憑借倒啤酒的應用,展示了其優良的人機協作性能;三套ready2_use應用包則直觀地呈現了高柔性化、高集成化的技術優勢。
作為全球領先的智能化解決方案提供商之一KUKA攜其在智能制造領域的卓越成果精彩亮相,在4號館02展臺,靈敏度極高的KUKA LBR iiwa機器人憑借倒啤酒的應用,展示了其優良的人機協作性能;三套ready2_use應用包則直觀地呈現了高柔性化、高集成化的技術優勢。
近日,“川崎機器人華南工程中心”在順德陳村正式啟動。這是川崎機器人公司在中國建立的首個工程研發中心,將以工業機器人在傳統制造業的應用開發為主,面向企業提供成熟的智能制造解決方案,推動順德機器人產業發展。
近日,“川崎機器人華南工程中心”在順德陳村正式啟動。這是川崎機器人公司在中國建立的首個工程研發中心,將以工業機器人在傳統制造業的應用開發為主,面向企業提供成熟的智能制造解決方案,推動順德機器人產業發展。
世界智能制造大會12月6日至8日在南京舉行。此次會議吸引了中國中車、格力電器等諸多智能制造領軍企業。與會的企業家雖然各自視角不一樣,但都認為智能制造是制造業發展的關鍵因素,其中人工智能和深度融合對智能制造發展非常重要。
世界智能制造大會12月6日至8日在南京舉行。此次會議吸引了中國中車、格力電器等諸多智能制造領軍企業。與會的企業家雖然各自視角不一樣,但都認為智能制造是制造業發展的關鍵因素,其中人工智能和深度融合對智能制造發展非常重要。
作為世界上第一個工程科學院,瑞典皇家工程科學院在智能制造領域頗有積累。白瑞楠坦率表示,智能制造能力在瑞典和德國都很高,效率也很高。
據中國機器人高端智能裝備產業網了解,經過幾十年的發展,中國的機器人產業已經初具規模,產業鏈比較成熟,相關企業有一千多家,上市企業就有五十多家。服務機器人的應用領域非常廣泛,其中包括康復、醫療、教育、安保、家庭等領域。
昨日,中車青島四方車輛研究所有限公司研制的軌道車輛智能檢修系統在南京2017世界智能制造大會上亮相。這是世界首臺高鐵智能檢修機器人,首次實現了自動化、智能化軌道車輛檢測,相比傳統人工作業可增加40%以上的檢修范圍,極大提高了列車的故障識別與檢測效率。
大概在1999年,我們就開始嘗試把實驗室的一些科研成果跟珠三角的產業做一些結合。第一個項目是把機器人的一款控制器應用到裝備制造業。裝備制造當時還是一個比較新的課題,之前大家都是從外面采購標準裝備,但是隨著中國本土制造業的發展,很多制造工藝已經實現了本土化,于是裝備制造的本土化也就需要提上日程。
大概在1999年,我們就開始嘗試把實驗室的一些科研成果跟珠三角的產業做一些結合。第一個項目是把機器人的一款控制器應用到裝備制造業。裝備制造當時還是一個比較新的課題,之前大家都是從外面采購標準裝備,但是隨著中國本土制造業的發展,很多制造工藝已經實現了本土化,于是裝備制造的本土化也就需要提上日程。
制造業是實體經濟的主體,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領域。智能制造是加快發展先進制造業、建設制造強國的主攻方向,是提高供給體系質量、解決制造業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的根本途徑,是加快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的集中體現。
制造業是實體經濟的主體,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領域。智能制造是加快發展先進制造業、建設制造強國的主攻方向,是提高供給體系質量、解決制造業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的根本途徑,是加快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的集中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