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東電機電器沖刺“世界頂尖”
經過5年的努力,力爭閩東電機電器產業集群產值突破千億元。近日,寧德市出臺《閩東電機電器產業發展專項規劃(2012~2016年)》,提出要依托重點建設項目,不斷提高產品技術質量水平,推動產業向創新驅動、集約經濟、綠色低碳、“兩化”融合轉型發展,讓產業規模、產業鏈延伸、制造水平、產品檔次、市場開拓等方面實現全面提升。
根據規劃中提出的發展目標,我市首個產業集群的經濟總量目標為,經過5年的努力,力爭閩東電機電器產業集群產值突破千億元,培育產值超50億元企業(集團)2家以上、20~50億企業10家以上,10億元以上企業30家以上。
產品、產業結構調整目標,包括產品升級換代、制造技術提升、企業聯合重組、行業結構調整等多個方面。比如,在產品升級換代方面,包括完成高效率、超高效率三相異步電動機系列產品的開發,優先發展高新技術、高效節能技術和機電一體化電機產品及其特殊、專用、派生電機產品等。
技術創新目標為,力爭實現新增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50家,省級企業技術中心10家,培育50家創新型(試點)企業和50家知識產權優勢企業;在開發永磁電機、電動汽車電機、電機變頻技術及其控制系統、精準及環保化油器、智能醫療保健器材等方面擁有一批專利權,有3—5項新產品居國內領先水平。
據了解,經過多年培養發展,閩東電機電器產業規模不斷成長壯大,已從福安輻射拓展到福鼎、東僑、霞浦、壽寧、柘榮、周寧等周邊縣(市、區),已成為集聚度較高、市場競爭力較強的產業集群和地方經濟支柱。截至2011年底,全市擁有各類電機電器企業1000多家,其中電機電器整機及化油器生產企業300多家,全行業從業人員近20萬人,實現工業產值逾370億元。先后獲得“中國中小電機出口基地”、“全國百佳產業集群”、“中國中小電機之都”、“中國按摩器具生產出口基地”、“中國化油器名城”等稱號,已成為我國中小電機、電子保健器械、摩托車及通用機化油器的重要生產和出口基地。
但在產業發展中,單體企業規模小、產業鏈條不完善、自主創新能力弱、制造裝備水平低、同質化競爭嚴重等問題依然突出;低水平重復建設、產品質量檔次不高、缺少要素市場、缺少龍頭帶動等問題日益凸顯。另外,就產業集聚的速度、規模、質量、效應而言,閩東電機電器產業依然處于集群發展起步的初始階段。所以,加快轉型升級,培育具有競爭力的產業集群,促其更好質變已成為產業發展最為緊迫的任務。
為此,寧德市出臺了《閩東電機電器產業發展專項規劃(2012~2016年)》,以推動閩東電機電器產業轉型升級,做強做大電機電器產業集群。該規劃以2011年為基期,規劃期為2012~2016年,是推動閩東電機電器千億產業集群發展和布局產業重大項目建設與投資的基本依據。
如何建設關鍵看這四臺“發動機”
“發動機”之一:創新驅動
技術創新和管理創新,是產業發展的再生力。根據規劃,今后我市將以技術水平不斷提升的通用電機作為產品品種的基本構成,開發市場需求的多結構形式產品。規劃期內,閩東電機電器行業企業將著重在節能降耗上進行技術提升。
主要包括,開發高效率(IE2)和超高效率(IE3)電機系列產品;開發稀土永磁電動機及控制器一體化技術(如:異步啟動高效永磁同步電動機、變頻供電的永磁同步電動機),開發應用于數控機床的伺服電機、直線電機;開發應用于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的電機控制技術;開發配多缸摩托車發動機的化油器、環保型化油器及電控化油器和燃油電子噴射裝置(電噴),開發通用機整機和配套產品等。
另外,寧德市還將在鞏固原有市場的基礎上,開發國際、國內高端市場,開拓汽車、船舶、機床、風機、壓縮機、通用機、家用電器等領域的電機大宗用戶市場,通過系列的產品市場調整,提高閩東電機電器產品的競爭力。
“發動機”之二:集約發展
在加快集約發展方面,我市將從推動形成專業化配套的產業鏈、發展大企業大集團,加快培育產業集群、實施品牌戰略三方面入手。
產業鏈是產業集群的核心,發展專業化、協作化、網絡化的產業鏈可提高和穩定全行業的產品質量,降低生產成本。規劃提出,應調整企業分工,調整材料供應渠道,提高本地化配套能力。比如,擴大發展與化油器配套的模具、壓鑄、銅件、沖件、塑料件、柱塞、針閥等各種配套件企業,形成配套生產的產業鏈等。
在加快培育產業集群上,首先要促進閩東電機電器骨干企業快速擴張,培育若干具有核心技術、自主品牌和國際競爭力的龍頭企業。其次是要加快培育產業集群,進一步提高產業集中度。
“發動機”之三:“兩化”融合
規劃提出,要把握信息化條件下的生產和服務、信息化條件下的管理和決策以及信息化條件下的研發和創新三大主線,在產品創新、生產方式創新、管理創新、商業模式創新等方面推動信息化與閩東電機電器產業深度融合。
同時,著力建設信息技術公共服務體系,搭建企業管理信息化、生產信息化、電子商務、研發設計應用平臺,探索政府資助、市場化運營的商業模式,提高應用服務的專業性和針對性。開展面向中小企業的信息化咨詢、診斷、實施、維護等技術服務,推進軟件服務企業與中小企業對接。
“發動機”之四:綠色低碳
今后將大力推進“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園區建設,構建資源循環利用體系。堅持開發與節約并重、節約優先,按照“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的原則,加強對相關企業的能源、原材料、水資源消耗管理,提高資源利用率;提高電機電器工業項目用地的投資強度和產出效益;加強污染預防和生產過程控制,嚴格控制污染物排放總量;大力推行循環經濟,完善再生資源綜合利用體系。
另外,還要構建原輔材料供應、配件加工、整機組裝、質量檢測、廢物回收利用的循環型產業鏈條,努力打造1—2個循環經濟電機電器產業示范園區。
空間布局主體、配套分工明確
在布局原則上,規劃提出,要發展以福安市經濟開發區和東僑經濟開發區為主體的電機電器產業集群,促進福安市、東僑經濟開發區、福鼎市三地產業差異化發展,輻射帶動蕉城、霞浦、古田、柘榮、壽寧、周寧、屏南等地電機電器配套業,形成合理、協調發展的區域布局。
在布局思路上,福安市經濟開發區,將圍繞打造“中國電機電器名城”的目標,加快擴區建設,把福安經濟開發區建成集電機電器研發、生產、銷售、公共服務為一體的新集聚區。
東僑經濟開發區,將按照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園區的標準,建成集科研、生產、銷售、生活為一體的現代化園區。
福鼎工業園雙岳集中區,將按照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園區的標準,建成承接電機電器高新科技項目的高新技術園區。
柘榮縣機械制造產業集中區,將承接福安等地產業轉移輻射,在城郊鄉山頂嵐規劃建設電機電器配套產業集中區。
福建壽寧工業園區,將承接電機電器配套產業及高新科技項目。
海西回歸創業園,其中周寧縣李墩工業集中區以機械鑄造產業為主,規劃生產電機配件、電機電器、精密鑄件電機軸承、漆包線、標準件等產品;龍潭工業集中區將承接福安等地電機水泵、發動機、電機外殼等系列產品配件。
古田大甲、杉洋萬畝工業園區,將承接區域外產業轉移,作為閩東電機電器千億產業集群的承接平臺和協作配套區。
蕉城區電機電器產業園,將承接區域外電機電器產業轉移。
霞浦縣經濟開發區,將用于承接區域外電機電器產業轉移。
屏南縣屏城鄉洋中工業集中區,將按照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園區的標準,充分利用屏南縣富足水電資源和完善電網等基礎條件,建成集科研、生產、銷售為一體的電機電器產業配套集中區。
文章版權歸西部工控xbgk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