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移動互聯網和物聯網白皮書發布
2011年5月20日,工業和信息化部電信研究院在北京發布了《中國移動互聯網白皮書(2011)》和《中國物聯網白皮書(2011)》。白皮書的發布,旨在達到以科研支撐決策、推動產業發展、服務社會的目的。
《中國移動互聯網白皮書(2011)》從移動互聯網的內涵和體系、影響和變革、發展模式與特征、國內外發展狀況、我國發展移動互聯網面臨的機遇與挑戰等方面進行了分析和總結。白皮書認為,移動互聯網(Mobinet)是以移動網絡作為接入網絡的互聯網及服務,它包括移動終端、移動網絡和應用服務三大要素,它將移動通信和互聯網這兩個發展最快、創新最活躍的領域連接在一起,并憑借數十億的用戶規模,正在開辟信息通信業發展的新時代。白皮書還認為,移動互聯網所改變的不僅是接入手段,也不僅是對桌面互聯網的簡單復制,而是一種新的能力、新的思想和新的模式,并將不斷催生出新的產業形態、業務形態和商業模式。白皮書提出,只要正確應對移動互聯網安全管理、產業鏈定位等挑戰,通過全行業共同努力,我國完全有可能在移動智能終端基礎軟、硬件,終端應用軟件,移動網絡技術,移動互聯網服務等各方面實現創新突破,加快中國信息化的進程。
《中國物聯網白皮書(2011)》概括了什么是物聯網。它認為,物聯網(IOT)是通信網和互聯網的拓展應用和網絡延伸,物聯網利用感知技術與智能裝置對物理世界進行感知識別,通過網絡傳輸互聯,進行計算、處理和知識挖掘,實現人與物、物與物信息交互和無縫鏈接,達到對物理世界實時控制、精確管理和科學決策。其關鍵要素包括由感知、網絡和應用層組成的網絡架構,物聯網技術和標準,包括服務業和制造業在內的物聯網產業、資源體系、隱私和安全以及促進和規范物聯網發展的法律、政策和國際治理體系。
物聯網白皮書從物聯網的內涵與架構體系、國內外物聯網應用現狀及趨勢、物聯網的產業體系和發展現狀、我國物聯網發展面臨的機遇和挑戰等方面進行分析研究,認為全球物聯網處于起步階段,發達國家在產業鏈布局和應用上處于領先位置,我國物聯網應用處于初創待發階段,未來物聯網應用將向規模化、協同化和智能化方向發展。基于上述分析判斷,白皮書提出了重點突破物聯網關鍵技術,推動形成完整產業鏈和自主發展的規模產業化能力,推進重點行業和重點領域的物聯網應用,統籌推進物聯網的國際、國家和行業標準化,保障我國物聯網發展和應用安全等若干發展措施建議。
據介紹,近年來信息通信技術革新日益活躍,引領新興市場浮現并推動信息社會走向深入。以移動互聯網和物聯網為代表的新興技術和產業不斷發展壯大,受到業內外廣泛關注。工業和信息化部電信研究院在上述兩個領域跟蹤研究多年,積累了豐富的研究成果,先后為國家有關部門決策提供了支撐。白皮書是該院吸納國內外最新實踐經驗,系統總結移動互聯網和物聯網發展狀況、特征及變化趨勢研究出的最新成果。發布會上,電信研究院副院長曹淑敏及起草白皮書領銜專家介紹了白皮書的編制過程、白皮書的主要內容和重要觀點,并就與會者關心的問題進行了回答。
通信行業相關企業、科研機構的專家學者和媒體代表出席了白皮書發布會。
文章版權歸西部工控xbgk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