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濟源荒山有色金屬等現代工業在崛起
在河南省濟源市,當地政府通過大力實施“工業出城、項目上山”的發展模式,充分利用山坡地、荒地和閑置土地發展現代工業,在解決了經濟快速發展中土地供需矛盾的同時,又走出了一條有利于工業發展、節約耕地和保護環境的新路子。
河南電視臺記者曾濤說:“大家看到正在建設的是河南豫光金鉛集團30萬噸的電鋅工程,這個工程總占地1000多畝,沒有占用國家的一份耕地,全部是利用當地閑置的山坡地和荒地。”
而為了解決耕地保護與經濟發展的矛盾,在濟源市開工建設的另外30個國家和省重點項目,也將循著這個路子發展建設。
河南濟源市國土資源局局長楊學忠說:“為了及時解決這個問題,同時又不占用有限的耕地資源,我們決定將濟源北部太行山腳下的兩萬多畝荒山荒坡作為企業發展用地。”
短短幾年時間內,濟源市在兩萬多畝的荒山荒坡建起了兩個分別以有色金屬加工、能源、化工為主,和以煤化工、機電、高新技術為主的工業集聚區。
河南濟源孔山工業集聚區副主任王波說:“現在,我們新規劃區域的20公里道路已基本鋪通,3座鐵路立交橋已符合了通車條件,供水、排水、供電等一些基礎設施建設正在緊鑼密鼓的施工,估計再有兩個月時間,已完全符合企業入住條件。”
與此同時,對位于濟源市內積極配合、主動出城的企業,政府在辦理手續、土地價格等方面都給予了最大限度的優惠。
河南豫光金鉛集團辦公室副主任任新聯說:“最重要的一點是為我們企業節約了大量的土地成本,大約有6000多萬元,同時這里的工業布局比較合理,交通便利,水資源豐富,為我們企業下一步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目前,一批大型企業依次排列在太行山腳下,形成了一條長約二三十里的新型工業走廊,僅工業項目建設就節約用地2.5萬畝。濟源市生產總值也從2002年的78.68億元猛增到2007年的225.5億元,實現了經濟建設與土地節約的雙贏發展。
河南電視臺記者曾濤說:“大家看到正在建設的是河南豫光金鉛集團30萬噸的電鋅工程,這個工程總占地1000多畝,沒有占用國家的一份耕地,全部是利用當地閑置的山坡地和荒地。”
而為了解決耕地保護與經濟發展的矛盾,在濟源市開工建設的另外30個國家和省重點項目,也將循著這個路子發展建設。
河南濟源市國土資源局局長楊學忠說:“為了及時解決這個問題,同時又不占用有限的耕地資源,我們決定將濟源北部太行山腳下的兩萬多畝荒山荒坡作為企業發展用地。”
短短幾年時間內,濟源市在兩萬多畝的荒山荒坡建起了兩個分別以有色金屬加工、能源、化工為主,和以煤化工、機電、高新技術為主的工業集聚區。
河南濟源孔山工業集聚區副主任王波說:“現在,我們新規劃區域的20公里道路已基本鋪通,3座鐵路立交橋已符合了通車條件,供水、排水、供電等一些基礎設施建設正在緊鑼密鼓的施工,估計再有兩個月時間,已完全符合企業入住條件。”
與此同時,對位于濟源市內積極配合、主動出城的企業,政府在辦理手續、土地價格等方面都給予了最大限度的優惠。
河南豫光金鉛集團辦公室副主任任新聯說:“最重要的一點是為我們企業節約了大量的土地成本,大約有6000多萬元,同時這里的工業布局比較合理,交通便利,水資源豐富,為我們企業下一步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目前,一批大型企業依次排列在太行山腳下,形成了一條長約二三十里的新型工業走廊,僅工業項目建設就節約用地2.5萬畝。濟源市生產總值也從2002年的78.68億元猛增到2007年的225.5億元,實現了經濟建設與土地節約的雙贏發展。
文章版權歸西部工控xbgk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